症状学微课

lfouvjei
该模板适用于医学教育从业者,进行学科教学与培训。
视频脚本

接下来,我们给大家介绍常见的精神症状。

第一类,感知觉障碍,包括感觉障碍、知觉障碍、感知综合障碍等。 感觉障碍:常见有感觉过敏,即对外界一般强度的刺激感受性增高,如轻微的声音就觉得特别刺耳;感觉减退,对外界刺激的感受性降低,比如对疼痛刺激反应迟钝;内感性不适,是躯体内部产生的各种不舒适和难以忍受的异样感觉,如牵拉、挤压、游走感等,但患者不能明确指出具体部位。

知觉障碍:最常见的是错觉和幻觉。错觉是对于客观事物产生歪曲的知觉。幻觉则是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出现的知觉体验。幻听是最常见的幻觉形式,患者可听到单调或复杂的声音,如言语声,有的是争论性幻听,不同声音在争论;有的是命令性幻听,声音命令患者做某事。

幻视也较常见,患者可看到各种生动鲜明或模糊的形象。此外,还有幻{嗅:xiu4},(闻到难闻气味)、幻味,(尝到奇怪味道)、幻触,(感到皮肤有异常感觉,如虫爬感)等。

感知综合障碍:是指患者对客观事物整体能有正确的认识,但对个别属性产生了错误的认知。

第二类,思维障碍,包括思维内容障碍和思维形式障碍两种。 思维形式障碍:常见包括,思维迟缓,患者思维速度减慢,联想困难,反应迟钝,言语缓慢、量少。思维奔逸则相反,思维活动量增多,联想速度加快,说话滔滔不绝,一个话题接着一个话题。思维贫乏,患者思维内容空洞,概念和词汇贫乏,对一般询问往往无明确应答性反应。还有思维破裂,患者的言语或书写内容的句子之间缺乏内在意义上的联系,变成了词的堆积。

语词新作,患者自创一个文字图形或者符号,并赋予一个只有自己能够理解的含义。

再看思维内容障碍:主要表现为妄想,是一种病理性的歪曲信念,具有坚信不疑、与事实不符、不能被说服等特点。比如被害妄想,患者坚信自己被跟踪、监视、投毒等;夸大妄想,患者夸大自己的财富、地位、能力等;关系妄想,患者将环境中与他无关的事物都认为与自己有关,如认为别人的谈话、咳嗽是针对他的,

钟情妄想,患者坚信某异性钟情于自己,即使遭到对方拒绝仍认为对方在考验他。

第三类,情感障碍 包括:情感高涨:患者情绪特别高涨,自我感觉良好,有与环境不相符的过分喜悦,可表现为轻松愉快、兴高采烈,说话时眉飞色舞。 情感低落:患者情绪低沉,忧心忡忡,愁眉不展,唉声叹气,对任何事情都缺乏兴趣,严重时可出现自杀观念和行为。

焦虑:患者表现出紧张不安、提心吊胆,伴有心悸、出汗、手抖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,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过分担忧。 情感淡漠:患者对外界刺激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,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,面部表情呆板,内心体验贫乏。

第四类,意志行为障碍 包括:意志增强:患者意志活动增多,在妄想的支配下,持续地坚持某些行为,如被害妄想患者四处上访、告状。 意志减退:患者意志活动显著减少,表现为缺乏主动性,对生活、工作、学习等都缺乏动力,不愿做事,甚至连基本的生活自理都懒于进行。

木僵:患者不言、不动、不食,保持一个固定姿势,对外界刺激缺乏反应,严重时可出现蜡样屈曲,肢体任人摆布。 冲动行为:患者突然发生的、无目{的:di5}、无计划的暴力行为,难以预测和控制,常对他人或自身造成伤害。

此外,还有其他常见症状 包括,注意力障碍:表现为过分注意某些事物、无法集中注意力、不断转移注意力等。 记忆障碍:如突然记起已经遗忘的事情、记忆力突然减退、虚构和错误记忆等。 智力障碍:包括智力发育迟滞和痴呆,表现为理解、判断能力下降。 定向力障碍:对时间、地点、任务及自身状态的认知不足。 自知力障碍:认识不到自己的病态行为。 意识障碍:患者对周围环境和自身状态的感知能力出现障碍,如昏迷、嗜睡、意识模糊等。

精神障碍的症状表现复杂多样,且不同类型的精神障碍可能有不同的症状组合。我们在临床实践中,需要准确识别这些症状,为精神障碍的治疗和护理提供有力依据。

为我推荐
微信咨询
预约演示
AI
干货
在线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