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词微课讲解

同学们大家好,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《古诗二首》
上节课我们登上了山西的鹳雀楼,欣赏了辽远、雄浑的美景,这节课我们去看瀑布,领略瀑布之美
瀑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,三点水加上暴就是瀑。你都看到过哪些瀑布呀?
比如山西的壶口瀑布 贵州的黄果树瀑布
让我们再读诗题。注意读好停顿。望 庐山瀑布
李白站在庐山瀑布下望着壮丽的奇观,写下了这首千古名诗望 庐山瀑布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的李白,瞧,他来了,让我们听听他的介绍吧。
现在,让我们读一读伟大诗人李白笔下的《望庐山瀑布》! 请同学们借助拼音,自己读一读。注意把字音读准确,吐字要清晰。 有同学可能发现了,这句诗里藏着4个生字。 你有什么好办法来记住他们?你怎样识记遥这个字? 遥就是远的意思。 遥可以组词为:遥望、遥远、遥遥相望。再来看川 这个字可以组词为山川 山川就指山和河流,是著名的大山与河流就是名山大川
你可能发现了这两个生字都带有火字旁,是的,凡有火字组成的字大都与火、热或火的作用有关。还可以用组词的方法识记:香炉、炉子、火炉。
有同学可能会问,香炉是什么意思?老师查找资料知道了,香炉峰是庐山中的一座山峰。其峰尖圆,如香炉。所以,这里的香炉指香炉峰。
你可能还会问紫烟是什么?在太阳的照射下,阳光透过水汽形成了峰顶云雾,好像生成了紫色的烟雾一样。
再读诗句,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? 我们好像看到了太阳照在香炉峰上,升起一团一团的云烟。有紫色的烟雾,远远望去瀑布就像巨大白布挂在山川之间。一个“生”字,把水汽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,让我们似乎看到了山顶云雾弥漫的神奇景象。一个“挂”字将汹涌的瀑布化动为静,何等雄奇壮观的景象呀!
请你边读边想象这神奇壮丽的景象,把自己的理解读出来。
你还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呢? 我们仿佛看到了瀑布从很高很高的山峰上直泻而下。是啊,李白也怀疑是银河从九天之上落下来呢! 想象着这样的画面,读出山高水急的气势。飞流直下三千尺,疑是银河落九天。
有同学可能发现了三千尺与在《登鹳雀楼》里学过的“千里、一层”一样,不是准确的数字,表示香炉峰很高,瀑布很长。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尺大概有这么长。再想象一下三千尺有多长?这飞速直下的瀑布真的有三千尺吗?有的同学可能发现了,诗人李白在这里运用了这样夸张的数字,是为了突出瀑布很长。
再来读诗句,读出瀑布笔直而下,磅礴的气势。飞流直下三千尺,疑是银河落九天。 九天,也可以换做是九重,九霄。九,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往往表示极多之意,在这儿“九天”说明极高处。
让我们再来有感情的读一读后两句
看到从高高的山峰上直泻而下的瀑布,如此壮观,诗人也不由得产生了怀疑——疑是银河落九天,以为是银河从九天之上坠落下来。因为瀑布的景色让他太震惊了。
这些词你还记得吗?跟着老师读一读这些词,穷尽、山穷水尽、层叠、层林叠翠、烟云、烟消云散、山川、名山大川。你能试着说出这样的词语吗?
学习了古诗,积累了词语,我们接着来学写生字。这是本首诗要求会写的5个生字。
观察汉字,是写好汉字的前提。请你按照:一看间架结构,二看笔画占位,三看关键笔画的顺序,仔细观察,看看你有什么发现? 你们可能发现了,烟、炉和挂的结构一样,都是左右结构,要做到左窄右宽。
川字三笔分立,间距相等,第二笔竖在竖中线,第三笔竖最长。
挂的提手旁横笔在横中线上方,右侧的两个土分写横中线上下,竖笔垂直对齐。
这节课我们一起去庐山瀑布观赏了雄伟壮观的奇观,同学们课后可以给爸爸妈妈讲讲古诗中的美景,再背一背。 下节课我们继续行走大美中国,去黄山赏奇石
亲爱的同学们,这节课就到这里,我们下节课再见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