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学微课视频

同学们好!我是湖南师大附中双语树人学校的李铃铃老师,阳春三月,暖意融融。为了迎接第115个“三八国际妇女节”,湖南师大附中双语树人学校德育处联合语文组开展了“歌颂她力量”的特色校外实践活动,纸笺致敬她力量,托物言志绘祝福。
今年是第115个“三八国际妇女节”,你想对“她”说些什么?请选择你认为与“她”气质最匹配的一种植物,模仿《井冈翠竹》中托物言志的手法,为“她”制作一张最独特的贺卡。我们的要求是: 1.找出所选植物某一特征与“她”某种精神品质之间的具体关联。 2.合理运用多种写作手法,对所选植物进行客观描摹。 3.赋予所选植物象征意义,表达对“她”的歌颂与赞美。
那么《井冈翠竹》这篇文章是怎样运用托物言志的呢?
其实啊,这篇课文不单单写竹子的外在美,还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,搭建与竹子有关的内部叙事线索,叙写井冈山翠竹的贡献和精神,时间上,从革命战争时期延续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,空间上,翠竹们从井冈山沿着满山旋绕的滑道下山,再到走向全国各地,这启发我们在创作时,也可以围绕所选之物,描写诸多与之相关的人和事,在物与人之间搭建具体的桥梁,使其关联变得具体合理,叙事内容变得更加丰富,立意也更加鲜明。
同学们,让我们来看这个句子。 “这些青翠的竹子,沿着细长的滑道,穿云钻雾,呼啸而来。它们滑下溪水,转入大河,流进赣江,挤上火车,走向迢迢的征途。” 现在,请暂停并思考这个句子的精妙之处。“穿云钻雾,呼啸而来”,我们眼前好像已经看到了这些青翠的竹子,沿着细长的滑道高耸入云的画面,翠竹们风驰电掣,快如闪电,气势磅礴,震天动地,后面“滑”、“转”、“流”、“挤”、“走”五个动词更是达到了物我合一的状态,着急下山的哪里是翠竹们,明明是急于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的井冈山人啊!大量使用四字词语,语言铿锵有力,富于动感和节奏感,可以说,这个句子把人们的革命热情表现得酣畅淋漓。 我们在创作时,也要描写得有声有色,有静有动,有实有虚,有近有远,突出物之特点,使其有外在美亦有内在美。
此外,在《井冈翠竹》这篇文章中,作者从眼前的井冈山毛竹,联想到井冈山的人民,从毛竹的实际贡献,联想到毛竹的内在精神,比如,修直挺拔的翠竹,像“当年山头的岗哨”,密密麻麻的翠竹,好似“埋伏在深坳里的奇兵”;再如,作者从山路上两位老表手上的竹筒,联想到竹筒饭的清香,联想到红军们,在山上缺粮的年月仍然精神灼烁,又从毛竹做的扁担,联想到井冈山博物馆里“朱德的扁担”,联想到他们肩上挑的不仅是粮食,而且是无产阶级革命! 在丰富的联想驱使下,历史与现实,自然与人文巧妙地融会在一起,极具感染力和艺术魅力。
最后,情感抒发,真情赞美。结尾灵活转变人称,由第三人称变成第二人称,拉进与读者的距离,强化了翠竹的象征义,情感浓烈;作者不仅赞美了翠竹和其代表的革命精神,也在新时代背景下呼吁亿万中国人民弘扬革命精神。 我们在创作时,要赋予所选植物象征意义,并注意结尾部分的真情赞美。
《井冈翠竹》正是用了这4招,同学们,你学会了吗?快快为“她”制作最独特贺卡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