草船借箭微课堂

用户_mdRzEaio

此视频模板适用于小学语文微课制作。

视频脚本

同学们好呀!我是你们的好朋友王晶老师。今天,老师要带你们穿越回1800年前的三国战场 ,解密一个让大文豪鲁迅都拍案叫绝的智谋故事——草船借箭!

看,这就是被称为"历史版英雄联盟"的《三国演义》!作者罗贯中爷爷可厉害了,他把真实历史《三国志》和民间传说像捏泥人一样糅合,创作出这部中国第一部长篇--章回体小说。

我们先来说说《三国演义》。《三国演义》这本书主角有五个,诸葛亮是第一主角,毕竟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既进了文庙又进了武庙的圣贤,就这么一个可以说是文武全才--诸葛亮。第二个是曹操,超世之英杰也。第三个是刘备,第四个是关羽,第五个是张飞。这叫诸葛曹操,刘关张。主要讲的故事线索呢,就是魏、蜀、吴三个集团的--军事和政治上的一些斗争。这三个政治集团的斗争,从刚开始的乱世群雄逐鹿中原,到三足鼎立,最后到三家归晋,就写了这么一个110年间的故事。

在三国演义里,一共有三次战役,都可谓是以少胜多,异常精彩。 草船借箭在三国演义的第46回。这里写的是,在这个赤壁之战一触即发的时候,东吴派出了年纪轻轻,仅34岁的周瑜周公瑾。

此人在历史上雅量高致,就是胸怀非常宽广的人。但在这个小说里面,他虽然很聪明,虽然水平也很高,但他还是非常嫉妒诸葛孔明的才能,所以刁难他,甚至想找个机会,找个借口把孔明给干掉,解除东吴的一个敌人,或者说他自己的一个敌人。

好,接下来,我们来看一下这篇课文。

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。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,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了,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? 诸葛亮说,用弓箭最好。周瑜说,对,先生想得跟我想的一样,现在军中缺箭,想请先生负责赶造10万支,这是公事,希望先生不要推却。诸葛亮说,都督委托当然照办,不知道,这10万支箭,什么时候用? 周瑜问,十天造得好吗?诸葛亮说,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,必然误了大事。周瑜问,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?诸葛亮说,只要三天。周瑜说,军情紧急,可不能开玩笑。诸葛亮说,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,我愿意立下军令状,三天造不好,甘受重罚。 这呀,就是作者罗贯中的小小的trick,小小的把戏。他就想让读者担心诸葛亮的安危,卖关子。等到最后诸葛亮快完不成的时候,让大家提心吊胆,最终顺利完成,再让读者松一口气。好,我们接着看课文。周瑜很高兴,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,又摆了酒席招待他了。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,从明天算起到第三天,请派500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,诸葛亮喝了几杯就走了。

第一天、第二天‌:诸葛亮看似毫无动静,实则暗中准备。 第三天四更时分‌:大雾漫天,诸葛亮秘密请鲁肃一同前往江面。他们乘坐20条快船,船上布满草把子,驶向曹军水寨。这里有个要注意的地方啊。四{更:geng1}的,这个{更:geng1}字,同学们,以前读什么?读{更:jing1},打{更:jing1},半夜三{更:jing1},现在只有一个读音,那就是{更:geng1}。

好,接下来继续看课文。当船接近曹营‌时,诸葛亮命令军士擂鼓呐喊,故意制造进攻的假象。曹操,因雾大看不清虚实,不敢轻易出兵,只命令弓弩手射箭。 箭如雨下,纷纷射在草把子上。到雾散时,诸葛亮下令返回,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。诸葛亮吩咐军士们高喊,谢谢曹丞相的箭,曹操知道上了当,可是诸葛亮那边船轻水急,已经驶出二十多里,要追也来不及了。鲁肃告诉周瑜借箭的经过,周瑜大吃一惊,长叹道,诸葛亮神机妙算,我真比不上他。这就是精彩的故事----草船借箭。

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文中主要人物的性格分析。

在这个故事中鲁肃是特别关键的一个人物,刚才我们说的情节中,老师漏掉了一部分,哪一部分呢?对,诸葛亮和鲁肃之间的这部分。诸葛亮在跟鲁肃说完需求后最后交代他不要跟对周瑜说。他确实没有跟周瑜讲。鲁肃呢,是周瑜的好朋友啊,也是个老实厚道的人。后来周瑜36岁去世了之后,鲁肃就做了大都督,继承了周瑜的事业。

接下来我们来看周瑜,历史上的周瑜是一位才华横溢、气度恢宏的名将,而非小说中那个被诸葛亮气死的配角.他的真实形象更接近于苏轼笔下的雄姿英发。但是罗贯中在创作小说的时候是为了突出诸葛亮,所以就把周瑜写成了这样一个嫉贤妒能的角色。后世呢,对他的误解主要源于文学创作的需求,而非史实。那除了这个故事,三国演义中还有哪些部分与历史是不一样的呢?就需要大家去寻找,发现。接下来我们重新回归到课文再来看一看。

“草船借箭”不仅展现了诸葛亮的智勇双全和神机妙算,也揭示了周瑜的嫉妒心和狭隘胸怀。故事告诉我们,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,要善于运用智慧和策略,化险为夷。

同学们,“草船借箭”不仅是《三国演义》中的一个精彩故事,更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。

‘草船借箭’教会我们:智慧比蛮力更重要!诸葛亮能看天象、懂人心、会借势,这才是真正的聪明。 如果将“草船借箭”解读为资源整合的智慧的话,就像初创企业如何通过“借势”突破资源瓶颈。 用“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”映射了现代舆论操控现象,同学们,我们在生活中要具有批判性思维,去思考信息时代的权力博弈‌‌ 。今天给大家布置的课后小任务:你觉得曹操是‘奸雄’还是‘枭雄’?结合故事和资料,下节课我们要开展一次辩论赛!

今天的微课就到这里,谢谢大家!再见!

为我推荐
微信咨询
预约演示
AI
干货
在线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