酶的特性讲解微课

此视频模板适用于教师群体制作生物化学知识讲解微课视频
用户_7Hr#P$%F   |  
2025-10-23 11:52:35
视频脚本
同学们,大家好!欢迎来到生物化学实验课堂,今天的实验将围绕酶的特性展开。首先请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:为何我们的口腔环境会维持37℃恒温与近中性pH?口腔环境参数的微小波动又如何影响消化效率?唾液淀粉酶除了能水解淀粉,可以水解其他底物(如糖类、蛋白)吗?别着急,相信同学们很快就能找到答案。
在人体消化系统中,唾液淀粉酶是启动碳水化合物分解的关键生物催化剂,其活性会受温度、PH等的影响。而要判断淀粉是否被唾液淀粉酶水解彻底,只需要在反应产物中加入碘化钾-碘液即可,若溶液显蓝色,说明淀粉水解不彻底;若不显蓝色,说明淀粉已完全水解。据此反推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强弱。今天,我们将揭示淀粉酶的核心特性:即温度敏感性、pH依赖性及底物特异性。首先我们来进行第一个实验: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。
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呈典型的钟罩型曲线(或称单峰曲线),其变化趋势可分为三个特征性阶段,低温区(即低于最适温度)、最适温度区、和高温区(即高于最适温度)。低温区时,随着温度升高,酶与底物碰撞频率增加,酶活性随之增强,且酶的结构稳定,活性呈可逆性恢复。最适温度区时,酶活性达到最高值。高温区时,随温度升高,酶活性急剧下降,当超过临界温度(如≥60℃),酶蛋白空间结构遭到破坏,活性不可恢复。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约为37℃,那么超出此温度范围,酶的活性究竟是如何变化的呢?又该怎么去验证呢?现在给同学们提供以下试剂和材料:溶于0.3%氯化钠的0.2%淀粉溶液、稀释的唾液、碘化钾-碘液,请你动手尝试一下吧。
取4支试管,分别标记A、B、C、D,按表1,在每个试管中加入淀粉溶液1.5毫升,在A、B、C中各加入稀释唾液1毫升,D加入煮沸的稀释唾液1毫升,接下来,将A、D置于37℃保存20分钟,B置于0℃10分钟后转入37℃保存10分钟, C置于0℃保存20分钟,最后在各试管滴加1滴碘化钾-碘液,观察颜色变化,解释结果,得出结论,现在请按下暂停键,思考一下,B、C、D设置的意义是什么?
好了,下面我们进行第二个实验:PH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。与温度类似,PH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也呈单峰曲线,其最适pH约6.8,偏离最适pH时,酶活性逐渐下降;过酸(即pH过低)或过碱(即pH过高)时,活性显著降低甚至失活,(即活性中心解体引起变性失活)。例如:胃蛋白酶在pH=10时完全失活,即使调回最适pH(即PH=2.0),也无法恢复活性。现在给同学们提供以下试剂和材料:溶于0.3%氯化钠的0.5%淀粉溶液、稀释的唾液、碘化钾-碘液、0.2mol/L磷酸氢二钠溶液、0.1mol/L柠檬酸溶液,请你配制出4种不同PH缓冲液(即PH分别为5.0,5.8,6.8,8.0),测一下谁是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吧!
取4个锥形瓶,按表2加入各试剂,配制成4种不同pH的缓冲液。取4支试管,分别编号1、2、3、4,按表3依次加入0.5%淀粉溶液1毫升、相应缓冲液1.5毫升,最后加入稀释唾液1毫升,特别要注意的是,向各试管加入稀释唾液的时间间隔为1分钟,摇匀后依次放入37℃恒温水浴锅中保温。当4号试管加入唾液后,从3号试管取出1滴混合液,置于白瓷板上,加一滴碘化钾-碘液,检测淀粉水解程度,如显蓝色,继续重复此步骤,直至3号试管中的混合液变为棕黄色时,依次向各试管加入碘化钾-碘液1滴,时间间隔仍然保持1分钟。观察各试管的颜色,分析pH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,你的结果与理论结果是否一致呢?现在请按下暂停键,思考3个问题:1.可否先加入淀粉和唾液淀粉酶,再加入缓冲液呢?原因是什么?2.为什么要以3号试管而不是其他试管变为棕黄色为参考呢?3.上述强调间隔1分钟,有无必要性?如果能顺利回答这3个问题,说明你掌握得还不错哦!那我们来进行第三个实验吧。
唾液淀粉酶的特异性。所谓酶的特异性,是指一种酶只能水解某种特定的底物。比如,淀粉酶只能水解淀粉生成麦芽糖,不能水解蔗糖,蔗糖酶只能水解蔗糖生成葡萄糖和果糖,不能水解淀粉。不管是麦芽糖、葡萄糖还是果糖,都是还原糖,而淀粉和蔗糖属于非还原糖。本尼迪试剂的主要成分为硫酸铜、柠檬酸钠和碳酸钠,柠檬酸钠和碳酸钠均可水解产生氢氧根离子,而2价铜离子可与氢氧根离子结合,生成氢氧化铜沉淀,在沸水浴加热条件下,氢氧化铜可与还原糖中的醛基反应,生成砖红色氧化亚铜沉淀,据此来鉴定反应物中还原性糖的存在,但此反应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。如此一来,想要知道唾液淀粉酶是否具备特异性,可将其作用于淀粉以及其他类别的底物,凡是终产物能与本尼迪试剂反应生成红色沉淀的,说明均可被唾液淀粉酶水解生成还原性糖,反之,则不能。以此来判定唾液淀粉酶的特异性与否。已知唾液淀粉酶是特异性的,那么,除了淀粉外,它能水解蔗糖吗?显然不能,那让我们通过下面这个小实验验证一下吧。
取6支试管,编号1、2、3、4、5、6,按表4,在1、3、5中先加入淀粉溶液,再分别加入蒸馏水、稀释唾液、煮沸的稀释唾液。在2、4、6中先加入蔗糖溶液,再分别加入蒸馏水、稀释唾液、煮沸的稀释唾液。将所有试管置于37℃恒温保存15分钟,再分别加入本尼迪试剂1毫升,置于沸水浴中2到3分钟,观察颜色有无变化,作出判断。现在请你思考,如果只设置3、4号实验,是否可行?1、2、5、6号的设置有什么意义?评价一下,该实验能否有力证明唾液淀粉酶的特异性?你从本实验中得出什么结论?
需要给同学们强调的几个注意事项:1.由于淀粉不溶于水,长时间放置容易形成沉淀,所以在取用时一定要混匀,以免影响对酶活性的判断。2.碘化钾-碘液的加样量要一致,仅1滴的差别就能干扰实验现象观察。3.在pH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,加样时间间隔要严格保持一致,以最大限度减小误差。4.水浴锅严禁干烧,尤其是在沸水浴时,用完务必即刻断电。
好了,同学们,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,你已经能轻松回答我们开篇的几个问题了,快去挑战一下吧。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,我们下节课再见。
展开

即刻开启你的3D数字人AI视频创作